亨士乐为大家分享编码器是如何工作的?
编码器是一种将物理信号(如位置、速度、角度等)转换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或电信号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领域。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光电效应或电容变化等物理现象,不同类型的编码器工作方式略有差异。下面
贬贰狈骋厂尝罢贰搁代理商西安德伍拓自动化为大家分享几种常见编码器的工作原理详解:

图为亨士乐础搁62骋090贵尝.72础痴贵(0570544)光电编码器应用照片
光电编码器
核心原理: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将机械位移转换为电信号。
结构组成:
码盘:圆形玻璃或金属盘,边缘刻有规则的透光缝隙(或明暗条纹),分为 “增量式” 和 “绝对式” 两类。
光源:通常为发光二极管(尝贰顿),发射红外光或可见光。
光敏元件:接收透过码盘的光线,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1.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
工作过程:
码盘随电机或轴旋转时,光源通过码盘的缝隙投射到光敏元件上,形成交替的 “通光” 和 “遮光” 状态。
光敏元件输出一系列脉冲信号(方波),脉冲数量对应旋转角度或位移量,脉冲频率对应转速。
通常配备两组相位差 90° 的信号(A 相和 B 相),通过判断相位差方向(A 相超前或滞后 B 相),可确定旋转方向。
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无法直接获取绝对位置,需通过累计脉冲计算,断电后位置信息丢失。
2. 绝对式光电编码器
工作过程:
码盘采用 “二进制编码” 或 “格雷码编码”,每一圈的不同位置对应唯一的编码(如 8 位、12 位等)。
每个编码位置对应一组独立的光敏元件,直接输出唯一的数字信号,代表当前绝对位置。
特点:无需累计脉冲,可实时获取绝对位置,断电后位置信息不丢失,但结构复杂、成本高。
磁式编码器
核心原理:利用磁场变化感应机械位移,通过霍尔元件或磁阻元件检测磁场信号。
结构组成:
磁码盘:表面均匀分布磁性材料(如 N 极和 S 极交替排列)。
磁敏元件:霍尔芯片或磁阻传感器(如 AMR、TMR),检测磁场强度变化。
工作过程:
磁码盘旋转时,磁敏元件感应到磁场的交替变化,输出周期性的电压信号(类似光电编码器的脉冲)。
信号处理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脉冲,通过脉冲数量和频率计算位置和速度。
绝对式磁式编码器通过多圈磁编码或复杂的磁场分布,实现唯一位置编码。
特点:抗粉尘、油污能力强,适用于恶劣环境,但精度受温度和磁场干扰影响较大。
旋转变压器(电磁式编码器)
核心原理:基于电磁感应中的互感现象,通过正弦 / 余弦信号的相位差计算角度。
结构组成:
定子:包含励磁绕组和输出绕组(通常为两相正交绕组,即 sin 和 cos 绕组)。
转子:旋转时改变定子绕组的磁耦合程度。
工作过程:
给定子的励磁绕组通入高频交流信号(如正弦波),在转子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转子旋转时,定子的两相输出绕组(sin 和 cos)因磁耦合变化,输出幅度随角度变化的正弦和余弦信号。
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如 RDC 芯片)解算 sin 和 cos 信号的比值,得到绝对角度值。
特点:高精度、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常用于伺服电机和工业控制,但成本较高。
贬贰狈骋厂尝罢贰搁编码器的典型应用场景
电机控制:检测电机转速和位置,实现闭环控制(如伺服电机、步进电机)。
机器人:测量关节角度和位移,确保运动精度。
自动化生产线:监控传送带速度、工件位置,实现精准定位和分拣。
机床与数控机床:反馈刀具或工作台的实时位置,保证加工精度。
五、关键技术指标
分辨率:编码器每转一圈输出的脉冲数或编码位数(如 2000 线 / 圈、17 位绝对式)。
精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偏差,受码盘刻线误差、安装误差等影响。
响应频率:编码器能准确响应的最高转速对应的脉冲频率。
防护等级:如 IP65 表示防尘防水,适应不同环境要求。
贬贰狈骋厂尝罢贰搁编码器通过物理信号的转换和处理,为控制系统提供关键的位置、速度等信息,是实现自动化和精准控制的核心部件。选择编码器时需根据应用场景的精度、环境、成本等需求,综合考虑类型(光电、磁电、旋转变压器)和结构(增量式、绝对式)。
了解更多编码器相关知识,敬请关注亨士乐编码器代理商西安德伍拓自动化传动系统有限公司网站。公司技术团队为您免费提供
HENGSTLER编码器的选型、安装、调试、保养等技术指导服务,尽量避免公司因为编码器技术人员的短缺带来的损失,采取拉线上+拉线下服务的服务形式,帮助公司解决技术难题。